五百四十九、皇宫来了个年轻公主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艳阳高照。

  上阳宫,甘露殿。

  一君一臣再次相聚。

  狄夫子这是近日以来的第二次入宫。

  三日前,他也是站在这个位置,与圣人问答。

  不过当时狄夫子给圣人解梦了一次,并趁机劝说,圣人却久久不言。

  今日又被召来,狄夫子隐隐有些不好预感。

  再加上昨夜听到一些不好的风声。

  昨夜圣人似乎召了魏王、梁王他们进宫,不知商讨何事。

  另外,他发现珠帘后方,多出了一面屏风,圣人坐在屏风后方。

  并且身边多了一位纤美女官伺候。

  珠帘遮挡,狄夫子有些看不清楚此女官长相,只能隐隐看到她化着宫中流行的梅花状,眉心一抹殷红。

  以往君臣二人答对,都是独处状态,圣人很少在身旁留人。

  此前那位名叫容真的彩裳女史还在的时候,倒是经常能看到此女留在圣人身边,圣人对于这位容真女史是出的名的偏爱。

  但是眼下站在圣人身边服侍的女官明显是个新人,而且肯定不是容真女史。

  因为个头更高。

  甚至狄夫子看见,此女在服侍圣人之际,似乎回头瞧了眼珠帘后方的他,有些不懂规矩。

  不过很快,狄夫子收回了目光。

  眼见圣人没有遣退身旁此女的意思,他照例跪拜起来。

  行了入殿礼。

  “国老平身,坐吧。”

  “臣不敢。”

  “国老莫客气了,这次唤你来,是想问问东林大佛的事情。”

  “东林大佛?”

  “没错,昨夜有小道消息传来,这一次四方佛像与天枢倒塌,是由东林大佛那边引起的,是一串连锁反应,与天南江湖反贼息息相关。”

  狄夫子脑海闪过昨夜魏王、梁王进宫拜见的消息,不用想都知道二王在忙着推卸些什么。

  他言辞诚恳,抱拳道:

  “陛下明鉴!犯此事者,自然是反贼,然而朝廷之中,也有无能之辈,把持高位,错估形势,任用庸才,才导致此案。”

  “可东林大佛在浔阳城,是浔阳王府监督建造。”

  “陛下日理万机,有所不知,据老臣了解,这只是名义上的主持,浔阳王久居府中修养,只把握东林大佛大方向上的事,监督下面官员执行,浔阳王并不管具体事务。”

  女帝珠帘后方的声调拉高了些:“哦?那具体事务是由谁来管?或说,这次该谁承担责任?”

  安静了会儿,胖乎乎老者微微闭目,列出四个名字:

  “刺史欧阳良翰,女史容真,副监正宋霖,指挥使易千秋。目前根据老臣了解的情况,浔阳局势主要由此四人主导,但是不知圣人那边是否有新消息,也不知东林大佛倒塌那一日,情况如何,主导权是否有变。”

  说到此处,他停顿了下,似是想起什么,随口说:

  “不过老臣听说,东林大佛事发那日的庆功大典,欧阳良翰休假在家,为婶娘过生辰,没有赶去,当日好像是陪王爷待在城中,浔阳石窟那边是由另外三人主持……

  “这么看,他怎么也少不了一个失职之责,不过主要责任应该不是他,还需圣人派人明察。”

  语罢,狄夫子低头,默默等待起来。

  等了好一会儿,却不见上面珠帘后方的龙袍老妇人开口。

  直到一声“呵”笑在响起殿内。

  狄夫子心神微微一坠。

  上面的珠帘后方,传来龙袍老妇人的略冷言语:

  “呵,倒是巧了,朕前日刚收到一封奏章,正是江州刺史欧阳良翰呈上来的,他说,浔阳石窟发生激烈大战,死伤惨重,堪堪击退天南反贼。

  “但浔阳兵力十不存一,只剩女史容真、指挥使易千秋与十数人存活,有些反贼甚至还袭击了浔阳王府,火烧府邸,惊吓到了浔阳王。

  “欧阳良翰上书亲自告罪,说是自己能力不足,无法阻拦反贼毁佛,有违朕与政事堂诸公期望,请求辞去江州刺史与修文馆学士一职,请朕发落。”

  狄夫子微微皱眉,久久沉默。

  欧阳戎这封自己站出、磊落接锅的奏折在他意料之外。

  但又……情理之中。

  狄夫子话题一转,语气关心:

  “请问陛下,浔阳王是否受伤?王爷千金之躯,生命安全,乃当务之急。”

  龙袍老妇人的意志毫不动摇,冷淡道:

  “先谈正事,国老说说,该

五百四十九、皇宫来了个年轻公主(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