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八、宴别离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当欧阳戎面无表情望过去的时候。

  王操之已经“嗖”一下,站起身,朝欧阳戎一本正经的说:

  “姐夫,甄大娘子,我反思加检讨,这次午宴准备的有些仓促,王爷还要北上,也不好声张,只能低调的从汉阳县最大的酒楼置购些饭菜酒水过来,酒席也只能办个露天的,略显寒碜……”

  他叹息一声,有些内疚道:

  “不过,洛阳文人现在不是流行什么流觞曲水的酒宴吗,我是个商贾俗人,但姐夫、王爷不是,正好,我和十三娘也沾沾你们的光,附庸风雅一回。”

  听到这嘴皮子,甄淑媛哑然一笑:

  “好了,你办事不错,看的出来有心了,别和檀郎耍宝了。”

  甄淑媛发话后,欧阳戎挪开了目光。

  王操之面不改色,像是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不骄不躁。

  他和裴十三娘、顺伯、彩绶、半细,都被离闲喊来落座。

  离闲关心问:

  “对了,檀郎,燕参军没事吧?”

  欧阳戎答:

  “六郎在浔阳城守着,安然无事。”

  离闲欣慰道:“那就好,有檀郎这个好榜样在。六郎这个江州参军做的确实称职。”

  韦眉越过了离闲,突然打断道:

  “檀郎,刚刚你送人走,妙真有没有说什么?”

  离闲微微变色,在韦眉看来之际,他连忙拿起桌上冰袋继续敷脸,顺便遮住表情。

  欧阳戎摇摇头:

  “没说什么,妙真女史直接走了,也没什么话留下。”

  说到这,他转头瞧了眼一本正经的离闲,心中有些好奇,不久前离闲过去找妙真,两人到底说了什么,王妃韦眉又为何出手教训丈夫。

  不过好奇归好奇,他人家事,欧阳戎从不掺和。

  就像离闲、韦眉也不怎么掺和他的私事一样。

  “哦,这样吗。”

  韦眉面色如常,很有耐心去问离闲:

  “七郎和她的话说完没,现在去追还来得及,毕竟是救命恩人。”

  离闲下意识摆手:

  “说完了说完了……等等,本王与她没话说,岂有说没说完的说法,眉娘莫要打趣哈哈。”

  席间气氛静悄悄的,只有离闲的笑声,于是笑声愈显尴尬。

  大伙眼观鼻鼻观心的。

  离闲赶紧用冰袋敷脸,挡住脸,过了会儿,他岔开话题:

  “对了,檀郎,咱们何时出发。”

  欧阳戎盯着面前酒杯,头不抬道:

  “明早。我与操之、十三娘还要规划下北上路线,下午再去汉阳县置购些东西。

  “眼下既然没了追兵,咱们就是鱼入大海,畅通无阻,王爷一切从简,那就走最快路线回京,一路少停留。”

  “好,全听檀郎安排。”

  离闲欣然点头,看着有条不紊的檀郎,心底有一阵暖流淌过。

  韦眉、离大郎嘴角也是压不住的笑意,心头暖暖。

  檀郎在的时候,她们担心之事,每次问出,檀郎都有预案,或者已经解决了,有一种先众人之忧而忧的安全感。

  离闲小口抿酒,砸吧了下嘴巴,嘘唏一声:

  “一晃二十年了,话说,本王都快忘了洛阳的方言了,咱们入皇城之前,路过朱雀大街,得坐下吃一口羊肉泡馍,檀郎也好好尝一尝,还有洛阳八大件,开口笑,金麻枣,五香扭酥……”

  听到吃,彩绶咽了咽口水,小脸有些憧憬。

  离大郎听的有些犯迷糊。

  离裹儿安安静静,夹菜送入檀口,细细咀嚼。

  相比于听着就夹杂风沙的北方粗犷美食,被江南水土养大的她,似是更青睐精细的南菜。

  韦眉似是担忧些什么,朝离大郎、离裹儿严肃嘱咐:

  “扶苏,裹儿,记住,你们虽长在南方,但却是实打实的北人,你们离氏的祖先,几百年前世代都策马疾驰在凉州以西,玉门到高昌的土地上,弯弓饮羽,饱饮风沙。”

  她细细叮嘱:“等回到洛阳,你们就是最纯正的北人,是最尊贵的关陇后裔,无需自卑怯弱,可以大胆亮相,认识一下其它显贵世家子弟,不,他们应该主动趋近你们才对。”

  离大郎挠头:“我不太会交朋友,檀郎、六郎在旁边,我倒是能放开些,不过阿妹的话,阿母你们大可不必担心。”

  他笑了下,指了指亲妹,语气有些兄长的宠溺:

  “郎君和小娘的标准可不同。一方水土一方人,阿妹是秀美钟灵的江南小娘容貌,这可是天赐的优势,等去了洛阳,不知要勾走多少眼球,吸引多少世家儿郎,那些北人显贵家的女郎拍马都追不上我阿妹之国色。”

  席上一直保持安静的陆压,严肃点头:

  “没错,师父说过,女儿家,北人南相,是大福气,当朝圣人年轻时候,就

五百三十八、宴别离(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