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七、新长史他迟到早退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登上马车,返回修水坊的府邸。

  路上,卫少奇随口问:

  “林诚刚刚没来?”

  卫安惠似是有些走神,摇了摇头:

  “没。”

  “应该忙去了,林兄猜的不错,这欧阳良翰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竟敢当众抗旨,说什么死不奉诏。”

  卫少奇冷笑:

  “有些事情,不上秤没有几斤重,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这回不死也要让他脱层皮……”

  卫安惠回过神,小声问:“三哥,他为什么敢当众违背圣旨,这不是杀头的事情吗。”

  “鬼知道,傻呗。”

  卫少奇又狐疑问:“你刚刚在窗口看到了?”

  “嗯。”

  卫安惠点头:

  “我记得他,这位欧阳长史,上次和离公子在一起,后来一起办粥棚那次,离公子和我说,欧阳长史是他好友,也是他平生最佩服的人之一。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离公子身边的人确实不俗。”

  卫少奇额头青筋跳了跳:“你还提他!”

  卫安惠立马闭嘴。

  卫少奇一本正经的朝卫安惠说:

  “七娘,这欧阳良翰刚刚当众诋毁我父王,也就是你王叔,更别提林诚也被他中伤,你还替他可惜?”

  卫安惠安静了会儿,突然说:

  “可他好像是个好官。”

  卫少奇板脸:“你怎么知道,可别被表面蛊惑了!”

  卫安惠突然手指着外面街道说:

  “因为这个。”

  卫少奇回头一看,只见马车不知何时停了下来。

  窗口外面,监察院所在街道上,正人满为患,皆是浔阳百姓。

  卫少奇眼皮直跳。……

  傍晚时分。

  终于把百姓疏散掉的监察院街道处。

  一位苍发老宦官脸色不虞的走出大门,手中一份圣旨诏书依旧没有被某人接下。

  甚至那人刚刚平静吐出的两个字,犹在他耳边。

  “伪诏。”

  老宦官迅速前往浔阳渡登船。

  这位洛阳传旨太监匆匆来,匆匆去。

  ……

  几日后。

  洛阳,上阳宫,某座宫殿。

  一位龙袍老妇人居高而坐,似是闭目养神。

  “伪诏?”

  “是的,此子当众说伪诏。”

  嘴角有痣的彩裳女史手拿一迭奏折,一板一眼道。

  闭目的龙袍老妇人笑了。

  抬了抬龙椅扶手上戴翡翠玉戒的一根食指。

  “其他人怎么说?”

  “魏王说,这是御前会议陛下与诸多相公作出的决定,欧阳良翰违背,按律当诛。更别说,当众拒旨,性质十分恶劣,损害陛下与朝廷威严,建议诛九族,以敬效优。”

  “梁王殿下没发表意见,只是禀告了一事……他今日出门,在洛阳街道上听到很多士人市民热议,现在朝野上下也到处在传此事,还给欧阳良翰取了个新名号,叫什么死不奉诏阳良翰,真是好大的名气。”

  “相王殿下则说,欧阳良翰乃直臣,又是南北士林公认的骨气脊梁,杀之,损害陛下圣明,万万杀不得。”

  “沈大人说,该杀林诚,此乃国贼,逼害贤良。”

  老妇人眼皮不抬的问道:

  “国老呢?长乐呢?”

  “长乐公主说,此子有前例,喜欢卖直,陛下千万不要让他再得逞,越搭理他,他名气越大,说不得他还想上青史。”

  “夫子则上书说,陛下有三策,上策可让欧阳良翰心服口服,高呼圣上圣名。中策则是让他吃个教训,同时不耽误陛下的事,继续为国尽忠。至于下策,则是彻底图个清静,不过以后可能有些隐形代价……夫子说,三策皆可,陛下可以任选。”

  龙袍老妇人摆了摆手,似是很有经验:

  “上策、下策不用念了,直接说国老的中策吧。”

  “革职,调走,丢去前线。”

  女帝卫昭突然叹气:

  “一个个都是一百个心眼啊,呵。”

  灵真犹豫道:“容真也上书了。”

  “她怎么说。”

  “容真说,她是浔阳石窟的监察使,不是星子坊造像的监察使,请陛下另请他人。”

  女帝卫昭似是轻笑:

  “也不给朕省心。”

  灵真打量龙袍老妇人脸色,发现好像并没有龙颜不快,眼底顿生些羡然。

  女帝卫昭转眸,问道:

  “灵真,你觉得欧阳良翰如何处理为好?”

  灵真沉默了会儿,垂目说:

  “不遵圣人诏

二百二十七、新长史他迟到早退(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