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五、女帝的折中方案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消息那晚很可能要在寝宫龙颜薄怒的下旨……那现在就不只是派咱家和司天监的使者过来了……”

  “那,还会派谁来?”欧阳戎抿嘴。

  胡夫叹息,点到即止:

  “魏王乃颂德天枢的总负责人,东林大佛延期之事传来洛阳后,他和梁王第二日就当廷上书陛下,要求调换江州督造主官,重新择良才能官接管……

  “不过当时陛下没有点头,隔日,折中了一些,原则同意延期,同时下旨派出咱家和一位夏官灵台郎来此巡查一边,实际是要验证延期之理由……”

  “原来如此,在下明白了,多谢胡中使。”

  欧阳戎再度抱拳,自顾自的点头,垂眸自语:

  “上面那位已经有些不虞、不耐了吗……”

  胡夫见状,低声细语:

  “欧阳长史,陛下与朝廷也有难处啊,现在西南战事还在延续,虽然捷报不少,但也不见尽头……现在,从上到下的,大伙其实都不好受。

  “欧阳长史得体谅一下陛下。”

  欧阳戎笑了。

  “好。”

  他颔首:

  “不过胡中使有句话说的很对,大伙其实都不好受。”

  离裹儿转头,看了眼欧阳戎。

  不太了解欧阳戎的胡夫,并不知道欧阳戎嘴中的“大伙”二字与他说的“大伙”有何不同。

  胡夫转而叮嘱道:

  “私下说的这些事,欧阳长史千万别传出去。”

  “这是自然。”

  欧阳戎与离裹儿、顺伯一齐点头。

  又聊了会儿,欧阳戎三人准备告辞。

  被胡夫送出门前,欧阳戎摘下那柄佩刀,转过头,重新拍在了愣神的胡夫手掌中。

  他平静道:

  “胡中使,当初伱单枪匹马劝降北归戍卒一事,在下后来了解过。

  “蔡勤军叛乱一事,非你之罪,你已尽职尽责,胆气横秋,宝刀配英雄,胡中使请收下。”

  高大络腮胡宦官低头看了看手中沉甸甸的军伍佩刀,沉默了会儿,重重抱拳:

  “欧阳长史弱冠书生,为民请命,亦是胆壮心雄,不输当世豪杰,咱家打心底里佩服!”

  ……

  夜深人静的巷子里。

  听竹轩后门,一辆停靠在阴影里的马车缓缓前行,驶离巷子。

  马车内,顺伯脸色犹豫。

  离裹儿垂目:“顺伯有话请讲。”

  顺伯叹气,重重拍腿:

  “多年不见,没想到老奴这干儿子会走此歪路,真是……真是……”

  欧阳戎与离裹儿出言安慰。

  顺伯看了下他们,似是消了些气,转而叹声叹气道:

  “说的也对。欸,小胡子这样,应该也是被逼无奈。

  “想当初,老奴随王爷离开洛阳,漂泊到这偏远江州,小胡子失去靠山,没有依托,在宫廷里,只能走条新路……

  “最后没有被卫氏清算或同僚暗算、顽强走到现在,已经是万幸了,自然也有一些他的生存方式,老奴难以苛责。

  “毕竟宫里竞争激烈,得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不然就要被残酷替换……都难啊。”

  欧阳戎与离裹儿对视一眼。

  离裹儿视线挪开,不发言,欧阳戎认真颔首:

  “理解,没有看不起之意。”

  顺伯微微松了口气。

  欧阳戎多看了眼这位憔悴白发的老宦官。

  说起来,这位顺伯确实不简单,当初若不是跟随浔阳王一家离开洛阳,现在应该也是宫廷中德高望重的大宦官了,甚至主理内侍省。

  仔细想想就知道,离闲是乾高宗最后钦点的太子,按照宫廷干爹干儿子的习俗,顺伯当初能成为离闲身边的贴身宦官,他的干爹很可能是乾高宗、乾太宗时的内侍高官官,是与司天监监正并列的存在……

  本就是一脉相承下来的,顺伯的人脉资历自然深厚,干儿子胡夫现在都混成女帝宠臣了……

  胡夫对他恭恭敬敬,除了念旧知恩外,说不得还有传承这一衣钵、以正统自居的心思。

  很显然,顺伯也对胡夫较为满意。

  而这些年来,跟随废太子离闲一家四处漂泊,也实打实证明了他的忠心……

  不多时,这辆低奢马车抵达槐叶巷宅邸,先把

一百九十五、女帝的折中方案(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