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山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零六章、调兵遣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干上一阵子后,大家确定安南不是穷乡僻壤,就算是知道编制有问题,这些人也不会跑路。

  虽然社会风气是文贵武贱,但明面上文武待遇都是一样的。

  对没有门路,又考不中进士的人来说,能做官就是光宗耀祖。

  甭管怎么样,武官的政治地位,都比捐官强的多。

  “学生下去就安排。”

  “侯爷,舞阳侯那边发来公文,要征调两广水师运送灾民。

  您看怎么回复?”

  兰林杰继续询问道。

  安南地区缺人不假,可这个人口是要有序增长。

  一下子涌入大量灾民,同样是巨大的负担。

  最大问题不是钱粮物资,而是缺少医疗资源。

  前面从两广移民,气候差距不算大,还是有不少人病倒。

  换成了黄河以北的难民,水土不服的情况只会更加严重。

  “黄河决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朝廷无力赈济。

  灾民留在原地,那就是等死。

  到了安南都护府治下,总会有一条生路。

  此事我和舞阳侯沟通过,让两广水师过去听命便是。

  租赁一些闲置商船,过去帮忙运输。

  通知下去,让各地卫所做好接收灾民的准备工作。

  两广卫所迁移之后,还有大量的空置房屋,也可以安排一些灾民过去居住。

  为了更好的管理地方,让各地卫所递交转业名单。

  凡年满三十岁未上总旗者,年满三十五岁未上百户者,一律转入地方任职。

  以往那些退役的伤兵,身体恢复过来的,稍加培训之后,安排他们到基层任职。

  让军中将领做好下面官兵的思想工作,不要闹出乱子来。”

  李牧略显伤感的说道。

  他预想过各种移民方式,唯独没有想到,黄河决堤给他带大量移民。

  不过事已至此,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善后。

  至于移民过程中的损耗,直接被无视掉了。

  移民之路再怎么艰难,好歹有人提供吃喝,总比留在原地易子而食的强。

  为了安置移民,李牧甚至提前启动了退役制度。

  按照最初的计划,退役制度应该在明年提出,然后逐步在军中推广。

  事实上,在维护地方稳定上,军管制度是最高效的手段。

  不过军队始终都是军队,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民生上。

  自从采取分地措施后,安南百姓都变成了大虞百姓。

  加上前面的打击士绅措施,帮当地百姓完成了物理清账,让他们弯了一辈子的腰直了起来。

  获得了当地百姓的支持,以往那些隐藏在民间的反虞力量,纷纷暴露出来。

  经过一系列的打击之后,原本忠于安南王的力量被清空,地方治安大为好转。

  现在已经具备了,让地方恢复正常的条件。

  “侯爷,地方治理是文官的活儿。

  让军官转业到地方任职也就罢了,士兵也安排到地方上,怕是容易出乱子。”

  兰林杰委婉的提醒道。

  活了这么多年,他都没见过这种操作,就连史书上也找不到先例。

  如此超出认知的改革,他着实无法判断前景如何。

  “放心好了,不会出乱子的。

  军中最讲究的就是秩序,他们或许不是合格的施政者,却是合格的执行者。

  只要能够执行都护府的命令,确保地方上的稳定,本侯就满足了。

  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治理地方,那些都是理想状态。

  我大虞朝那么多官员,个个都饱读诗书,还不是把地方治理的一团糟!”

  李牧不屑的说道。

  如果让这些转业军人发展地方经济,那大概率会搞的一团糟。hTTΡS://wwω.壹壹1四tXt.néτ/

  可单纯只让他们维护地方秩序,传达都护府的政令,那就不一样了。

  思维机械不要紧,不知变通也没关系,李牧要的是执行力。

  ……

  养心殿。

  “河南巡抚传来急报,叛军围困了开封府。

  诸位爱卿,可有见解?”

  永宁帝一脸疲惫的询问道。

  赈灾的钦差还没出京,地方上又出事了。

  灾民和叛军搅合到了一起,在河南攻城略地,直接打到了开封城下。

  “陛下,臣这位赈灾钦差,怕是
第四百零六章、调兵遣将(2/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